质量建设

以文化引领,精心打造具有扬子江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文化:为父母制药 为亲人制药

扬子江药业的企业文化里流淌着家国情怀的基因,蕴含着为国为民的真挚情感,容易为员工所接受,为社会所接受,为相关方所认同,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父母制药 为亲人制药”,这是我们朴实而坚定的质量文化。扬子江人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亲情文化与质量管理理念相融合,视患者如家人。我们以家国情怀为动力,以匠心精神为引领,将爱心与责任融入产品,时刻铭记质量,严把质量关。我们相信,只有用爱心与责任生产的药品,才能赢得患者信赖与社会认可,共创健康美好的未来。

质量文化:为父母制药 为亲人制药

质量精神: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唯有质量

“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唯有质量”这是扬子江药业创始人徐镜人发出的掷地有声的慨叹,亦是扬子江人50多年来一直坚守的质量精神。扬子江人对质量的重视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面,扬子江药业在上世纪80年代遭受了两次重大挫折,均与质量有关,最终因为质量没有问题,企业才得以生存下来,但教训尤为深刻,保证药品质量的理念已融入企业发展命脉。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国际发生的药品质量安全事件,扬子江药业会及时组织学习教育,让员工直观、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药品质量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员工的“饭碗”。

质量精神: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唯有质量

质量管理模式:以“求索进取 护佑众生”为使命的药品质量风险管控模式

药品质量的本质要求是风险管控,保证药品质量风险可控是药企最大的责任。

扬子江药业以“求索进取、护佑众生”的使命感召、激励员工,影响利益相关方,质量铭记于心,风险由我把控,明确“如何做”和“做什么”,由内而外,创建了以“三不原则”和“四持续方法”为核心内容的药品质量风险管控模式,对药品质量风险进行高标准的动态管理。该模式图形状如同方向盘,指明方向,理念先进,安全可控,形成闭环。

特色质量元素Ⅰ:双“质量月”

每年9月是全国“质量月”。扬子江药业从1994年起开展“质量月”活动,2004年起,每年两次,现在是每年3月、9月各开展一次。

2021年9月,徐浩宇董事长在第四十六次“质量月”中指出要增强责任心、提升大质量,将质量管理范畴扩大到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发展质量。2024年3月,集团开展第五十一次“质量月”,对标世界一流标准,以申报更高级别EFQM全球奖为抓手,不断提升“大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数十年的坚守,18000余人的奉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创新,同样的精彩。红红火火的“质量月”活动,在扬子江药业发展的过程中烙下时代的印记。

特色质量元素Ⅰ:双“质量月”

特色质量元素Ⅱ:QC小组活动

QC(Quality Control)小组是企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具有小、实、活、新的特点。扬子江药业的QC小组活动,作为培养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由员工自发组成,聚焦实际问题,集思广益,按照PDCA循环持续改进。

目前,集团共有130多个QC小组活跃在生产、质量、技术等部门,并逐步拓展至经营公司、基建部等职能部门。他们围绕质量提升、降本增效等开展改进活动,已累计开展了1000多个课题攻关。2005年至2024年,蝉联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评比一等奖总数“二十连冠”;2015年至2024年,参加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共夺得31项国际金奖。集团每年投入上百万元奖励QC小组活动成果,彰显了对质量与创新的不懈追求。

特色质量元素Ⅱ:QC小组活动

持续改进:“大质量”管理体系

扬子江药业始终坚守质量为本,以文化引领,精心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覆盖了药品的全生命周期,从新品研发到物料采购,再到生产过程、产品放行、贮存运输及售后服务,每一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石。集团不仅遵循中国GMP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更是融合了欧盟GMP和美国FDA cGMP的高标准要求,并不断导入其他先进的体系标准,持续推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升级。自2006年以来,集团先后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0012测量管理体系等权威认证,检测实验室也通过了ISO/IEC 17025实验室能力认可。

相关方认可:实训基地

扬子江药业优秀的质量文化和企业过硬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许多药监、药检部门的认可。自2008年以来,先后被多家国家级和省级药监、药检部门指定为“实训基地”或“教学基地”。

“实训基地”为各级药监、药检部门有效控制市场药品质量提供了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同时,扬子江人积极向前来实训的人员请教,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双方通过交叉培训的方式实现共赢。

相关方认可: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