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第19个国际护胃日当天,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护佑‘胃’来——关爱国民消化健康”公益科普直播成功举办。本次科普直播活动荣幸邀请到国内消化领域知名大咖,聚焦消化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的流行和防控,从中、西医视角科普消化疾病的合理用药和生活预防。活动在网易、新浪新闻、中国网、爱奇艺、消化界、护佑之家、医直播、医视屏、泽桥医生、海王星辰健康药房等10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反响热烈,总观看量超145万人次。
访谈话题一:中国消化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和防控现状
关于中国消化系统疾病的总体发病情况,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唐承薇教授指出,“消化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到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多个器官,疾病类型和症状表现多样,消化系统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应该引起重视和关注。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研究的开展,一些常见的危急重症如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等的发病率有了数据结论。急性胰腺炎在中国的发病率大概为40/100000左右,而四川地区可达60/100000,远高于其他省区,可见消化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性。此外,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进展息息相关,例如随着抑酸药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近年来消化性溃疡得到了有效控制。” 唐教授提示要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消化系统肿瘤重视,“全球高发癌症除肺癌、乳腺癌外多为消化系统癌症,如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等,严重影响全民健康和寿命水平,因此消化科医生责任重大,有义务向大众及时全面普及相关知识并开展有效治疗。”
针对提高公众对消化疾病的预防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袁耀宗教授指出,“近年来借助于公众媒体宣传,大众对于消化疾病的认知得到提高,但是认知是不完全或者不正确的。比如过度认知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必然联系,现在人们往往谈“幽”色变,担心自己会不会患癌。其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通过加强早期检测,及时予以根除治疗,患者朋友不用过度担忧。大家要正确认知某一种疾病或者某一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加强相关基础健康知识的学习,同时关注疾病早期预防,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疾病诊治,还是希望请教和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
关于消化疾病防控面临着哪些困难和挑战,北京协和医院的方秀才教授和北京中医医院的张声生教授分别从中、西医角度展开介绍。
方秀才教授重点提示胃病的早期诊断意识需要持续加强。“一方面患者缺乏疾病重视,很多患者认为胃部不适、胃痛、拉肚子、消瘦、体重下降是饮食或休息不好导致,忽略及时就诊。另一方面,早期症状隐匿,亦或是目前检测技术层面的困难,都对部分疾病的早期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早癌发现,临床医生普遍共识“发现一例早癌,幸福一个家庭”,尽早诊断及时正确治疗是消化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此外,部分难治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也面临挑战。比如功能性胃肠病,受生理、精神、饮食、认知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多种病理机制,目前暂无完全精准对应机制的特效药,临床以缓解症状治疗为主,很难彻底治愈。再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被称为“绿色癌症”,大部分患者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需要终身治疗。患者朋友对于相关难治疾病也要提高正确认知,理性对待。当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开发出更好更精准可以彻底治愈的靶向药物。”
张声生教授提示需要加强患者对于消化疾病的基础症状辨别和认知,科学选择自我药疗和及时就诊。“上腹部疼痛跟饮食是明确相关的,如餐后痛并向胃部放射,提示可能是溃疡病;如果是一饿就痛,吃东西缓解,或者伴有反酸,病人半夜痛醒,提示可能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如果食管有烧灼感,伴有反酸,咳嗽、喘等,考虑是胃食管反流病;经常性上腹疼且是右侧疼,可能指向的是胆囊炎、胆结石一类的疾病;老拉肚子,吃得稍微不合适就腹泻,或伴有腹痛等不适症状,则建议做肠镜进一步判断是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胃肠病,若检查无异常,提示可能是肠易激性综合征。” 同时,张教授声明,“有些症状跟疾病的诊断是不对应的。比如癌一般没有特异症状,但是出现了警报症状,如新出现的疼痛、疼痛加重或频繁发作,亦或出现消瘦、低烧、贫血,甚至摸到了包块等, 尤其对于45岁以上的病人一定要去医院进行专业诊疗,不能自行判断,更不能自行药疗。”
访谈话题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合理诊疗和生活预防
Q1
很多人出现胃部不适会选择自行药疗而非医院就诊,如何看待这一现状?
唐教授首先指出一个常见误区,胃不舒服可能并不是单纯的胃不好,在专业术语中胃部所在的地方为中上腹,中上腹不适不单单是胃部的问题,也可能是食管、肠道、肝、胆、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胃不舒服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甄别判断以祛除病因,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觉得胃部不适可以先到药房购买或者在家庭中备一些消化酶类、抑制胃酸类或治疗腹泻类的药物,但应注意自行服药时不宜服用种类过多。如果自行服药两三日后症状未缓解或有加重迹象,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在就诊时要注意如实告诉医生近期用药信息,否则有可能掩盖症状或病情进而影响精准判断。对于药名难记这个问题,唐教授也给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小妙招,用手机把药品盒子拍照并出示给医生是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
Q2
如果胃部不适去医院,该做哪些检查?多久需要去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近年来,公众开展内镜检查的意识显著提高。方教授表示,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等)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确诊有无肿瘤、溃疡等器质性疾病、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以及随访疾病的治疗效果。少部分病人具备高风险因素,且患者高度担心的情况下,会开展适当检查帮助排除相应的疾病风险。临床医生主张把最需要的检查给最需要的病人。不希望因为病人的忽视而遗漏检查耽误治疗,也不希望过度担心而反复做不必要的检查。在开展检查时,临床医生会依据病情基础帮助患者做分析判断,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此外,加强医患的沟通,敞开心扉交流也非常重要。
Q3
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用药上,患者需要注意哪些点?
袁教授讲解到,消化系统疾病药物非常多,医生会根据症状、疾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关注使用药物的疗程及注意事项,遵医嘱服用。有些患者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经常漏吃药或者乱吃药,可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袁教授同时提示患者客观认知药物不良反应提示,药物说明书会详尽记录药物研发和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实际应用中发生的概率很低,患者无需过度担忧。但在服药过程中一旦出现副作用还需尽快告知医生,及时停药或采取其他处置措施。
Q4
胃肠疾病反复发作比较普遍,反复发作的胃肠疾病该如何预防?
唐教授认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有些胃肠疾病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反复发作的胃肠疾病患者,要以平常心对待,建立正确的认知,要做好与胃肠不适长期调整共存的准备。在疾病预防方面,首先是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一日三餐规律饮食,尤其是早餐非常重要。对于普通人并不推荐少食多餐,进食频次过高也会加重消化系统负担。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吃饭尽量以八分饱为宜,饮食的量建议根据体重调整,过瘦则尽量稍微吃得多一点,过胖则建议以六分饱甚至五分饱为宜,以控制体重。饮食要注意营养摄入和搭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这些都是基本要素。现在网络提倡过低的碳水化合物减肥,其实并不正确,碳水化合物实际上是最清洁的能源。如果饮食以肉类、蛋白质为主,其代谢更为复杂,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肠道和肝肾的负担,并增加炎症性肠病的发生风险。最后,胃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如果情绪一直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消化也不会健康,而调整情绪保证充足睡眠,控制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均衡,相信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
Q5
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治以及方剂和食疗应用,有什么建议?
张教授介绍,中医通常淡化病名的诊断,强调中医症候的诊断。中医主张辨证论治和整体治疗观念。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功能减弱,属于中医虚症的范畴。疲劳、面色黄白,体力差,走路无力,说话前重后轻,喘不过气来,这些症状在中医认为都是虚症。此外,中医认为多余的东西归于实症。比如痰、生气暴怒等。郁滞就属于实症,这类疾病要进行疏肝理气的治疗,常用方剂有逍遥散。寒症要用温的药物治疗,比如理中丸等这类经典方剂。热症,口干舌燥、牙龈肿痛等相应要用清热药物来进行治疗。中医方剂遵循君臣佐使合理配伍,能够发挥最佳功效,是一个兼顾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同时考虑到精神症状的整体治疗,讲究辨证施治,治病求本,整体观念。
关于食疗的建议,张教授介绍药食同源指本身是食品,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食疗同样也需要讲究辨证,忌乱补。比如莲子、大枣、芡实,具有补益作用,老年人脾胃虚弱造成的腹泻可以用莲子、芡实加上红枣去熬粥。体质比较虚的人群可以用西洋参或黄芪泡水代茶饮用。张教授提示,药食同源仅具有养生作用,并不能代替真正的药物。
各位专家专业严谨又通俗生动的科普介绍获得线上观众的热情点赞和一致好评。最后观众互动环节,几位专家结合类比举例回答了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和癌变风险、胃病的家族遗传和家庭传染、儿童频繁腹泻和餐后打嗝处置等观众关注的问题,直播圆满落下帷幕。
“护佑‘胃’来——关爱国民消化健康”春季联合行动是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发起,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公益捐赠的一项全国性公益活动!通过专家直播、科普短视频宣传和公立医院线下义诊等公益活动,加强大众对消化道疾病的认知和重视,推动消化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让我们共同关注消化健康,科学防治,护佑“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