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扬子江药业集团药物研究院7楼办公室灯火通明,研究二所项目经理顾文斐在最后完善产品的申报材料。3个品规项目同时进入申报阶段,两个固体制剂项目处于技术攻关阶段,13个品种在研,顾文斐所在团队10多个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盐酸达拉他韦片是扬子江药业集团药物研究院重点在研品种之一,顾文斐接手后快速推进各项工作,最终在2019年底率先完成化学药品4类申报。
 
“这个项目过程挺坎坷的。”顾文斐回忆道。固体制剂实验后溶出曲线能够拟合,并不等于生物等效,有时候哪怕科研BE(生物等效性)通过了,也会因为人体体内差别及药物本身变异系数等不确定因素导致正式BE实验失败。而进行正式BE实验需要大量经费,一旦失败,会给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
 
每年,顾文斐的肩上都挑着这样大大小小10多个“担子”。
 
第一次科研BE失败,顾文斐第一时间整理药学、临床相关所有数据,小到采血过程中的喝水量、饮食时间、坐姿,汇总成对比表,思索“如何摸索出体内体外的相关性”“怎样进行风险评估”。理清思路后,她立即召集队员分析产品在体内分解吸收的全过程,在锁定了主要影响因素后,立刻着手实验排查。
 
那段时间,顾文斐两点一线奔波在办公室、实验室,有时连晚饭也顾不上吃,一直到优化后的产品顺利通过了预BE和正式BE,她心中绷紧的弦才稍微松了松。
 
在同事眼里,严谨就是顾文斐的代名词,哪怕是最基础的文献调研,她对编写的每一段话、每一个数据都要找到出处,关键材料甚至会熬夜修改几十遍再交由上一级审阅,不断完善,直到寄出去的前一秒。
 
“这是我的一点‘强迫症’吧。”顾文斐笑道。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工作推进有条不紊,团队不到1/5的人完成了研究二所全年1/3的目标。
 
工作前几年,顾文斐专注注射剂领域,2016年,产假结束再回到工作岗位,她就被抽调支持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工作,全新的领域和重磅出台的行业新规,让顾文斐有些措手不及。
 
“任务艰巨,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开弓没有回头箭……”顾文斐很快调整了过来,跃跃欲试,“有挑战的人生才有意思!”
 
从那天开始,顾文斐挤出时间,了解国家最新政策,学习固体制剂知识,持续推进项目进度。每年最忙的时候,她会在公司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但也有意外的情况,那就是在她丈夫出差的一周,她只能把工作带回家,等孩子睡着了,再悄悄打开电脑继续工作到凌晨。
 
丈夫感叹她跟女超人似的,这么辛苦,图什么?“成就感和幸福感。”顾文斐不假思索给出了答案。也是,看着一个个品种在自己手中陆续成形、申报、上市,内心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它们都是她攻克一大堆难关后,精心培育出的“孩子”,都是她的宝贝。
 
入职9年,对别人来说也许是个漫长的周期,但在顾文斐眼里却是转瞬即逝,每天都过得格外充实。而立之年的她还将继续迎接新的挑战——搭建吸入制剂平台,为填补公司剂型空白贡献力量。



 http://epaper.cqn.com.cn/article/49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