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叉车,穿梭间他苦练技术;追求精准,反复间他思索研磨。平凡岗位上,他举起了万钧重任。在他身上,坚守与传承的“匠人精神”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2017年1月4日,在“匠心筑梦”2016年度泰州工匠颁奖典礼上,他接过沉甸甸的奖杯。他,就是来自扬子江药业集团仓储运输部、获得2016年度“泰州工匠”提名奖的叉车司机申峰军。

    初心不改:紧追前沿技术

    2006年,申峰军进入扬子江成为一名叉车司机,从此便与叉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间,他从对叉车一无所知到操作叉车如手臂般自如的行家里手,勤学苦练成就技术“大拿”。起初,他拿不稳方向、找不准着力点,货物装卸效率远不如老师傅。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赶上“大部队”的工作节奏。天刚蒙蒙亮,他便来到货场,摆好标杆进行模拟演练,一直练习到别人来上班了才收车。就连假期,他也从不放弃练习,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操作,他也要练到极致,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短短几年的刻苦练习,申峰军的叉车操作技术就被打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他的操作下,笨重的叉车变得轻巧起来,上下翻飞的门叉像手臂一样灵活托举。2010年及2014年,他在扬子江——力至优叉车全国巡展比赛中均获得叉车驾驶及操作技能一等奖。

    为了弄懂叉车性能及原理,更好地维修、养护好叉车,申峰军一心扑在学习上,不放过每个时间空隙。“不断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不惑之年,我要用知识来解惑。”这是申峰军的信念。努力终有回报,他顺利通过成人高考,先后于2013年、2015年取得了中国药科大学大专、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学历。他广泛吸取各种知识,将所学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并乐于与大家分享。2015年,他编写了《电瓶叉车维护操作管理规程》,制定了一套更换旧电池的方案供大家参考;他修订《叉车安全操作管理规范》SOP,进一步完善了叉车的使用及维护流程。如今,他“桃李满天下”,带出的徒弟被输送到集团各子公司。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全国医药行业QC论文发表比赛,他撰写的《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运行效率》QC论文获得了2009年全国医药行业QC成果一等奖。

    匠心独运:实现降本增效

    自学的路上荆棘遍布,申峰军凭着一股韧劲独自摸索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善于思考、乐于钻研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老申是我们公认的‘智多星’!”提到申峰军,同事贾露这样说。

    随着公司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发货量也与日俱增,库区压力非常大。以前,公司的叉车只用一个或两个托盘送货。申峰军突发奇想,如果将叉车改造一下,在叉车后面增加一个拖板,就可以作为拖车使用。经过改造,叉车往返车间送货可一次运送13个托盘,增加近7倍的送货量。如今,他的改造方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即将在集团内部全面推广。为了扩充库容量,申峰军走访各库区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自动化立体高架仓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数据系统未能全部更新。他多方咨询研究起重机方面的专家,带领同事通过画图标定对货物摆放区域进行重新设置,增加托盘码放的层次,对高架库区的系统货位进行了优化、解锁、释放,把一些原本不能用的货位充分利用起来,使仓库又增加了近4万库存量。

    在叉车维护保养上,申峰军更是比谁都上心。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车辆情况,将叉车擦洗得干干净净。“公司注重节能环保,使用的都是电瓶叉车,但电池属于易损件,每次一坏就是更换整套电池,导致其中一些好的电池也被替换掉,我想找办法把这笔钱省下来。”申峰军是个实干主义者,他马不停蹄地开始查阅资料、咨询厂家,多次检查分析整套电池组中的单个电池,尝试更换个别损坏了的电池,对剩余电池进行脉冲充电、脱硫处理,结果发现这样也能让电池组正常工作。如此一来,电池由原来的整套更换变成了按组更换,为集团节省不少经费,真正把降本增效落到实处。

    倾注十年时光与精力,只为“匠心”二字。申峰军用平凡坚守树立起匠人楷模,用行动注解匠人品格。

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7-07/25/content_9128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