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集团,40多年前由10多人的小车间起家创业,历经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依靠科技进步与质量管理,上世纪80年代就实现产销利连续8年翻番,并于上世纪90年代起连续16年跻身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前五强;2009、2010、2011连续3年位居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榜首……

  扬子江药业靠什么取胜?董事长徐镜人咬定青山:“质量第一,只有不断提高质量,不断创新,才能带领企业迈上快速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金投入促升级

  徐镜人看得很远,他往往做出超越时代的决策。当GMP风暴还未席卷中国制药大地、很多制药企业还在徘徊不定的时候,徐镜人果断地做出了超前决策。

  1995年扬子江药业投入3亿元开始了GMP厂房的基础建设,经过几年奋战,固体制剂车间、液体制剂车间、颗粒剂车间、化验楼、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术中心等一批完全按照国家GMP要求建成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1999年成为中国第一批拿到GMP证书的制药企业。

  “扬子江”同时还进行了大规模设备改造,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当初有人劝徐镜人:“医药市场竞争激烈,投入太大会束缚手脚,给企业带来压力。老设备还可以用,新设备花费太大,不值得。”徐镜人坚定地回答:“新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员工可以降低药品污染,提高药品质量。没有一流的厂房、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怎么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

  同样,在去年新版GMP颁布实施后,扬子江药业就把尽快通过新版GMP认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所有车间早日通过认证成为质量月活动和年度目标的重要内容。集团下大力气改造厂房,提升设备性能,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生产文件。在冲刺认证过程中,相关部门、车间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会,制定培训计划,讨论后续工作进展,确保每个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新版药品GMP要求。经过生产质量部门的共同努力,扬子江药业已有4个生产车间、5种剂型顺利通过新版药品GMP认证。集团计划在2013年年底,全部生产车间均提前通过新版GMP认证。

  “提高药品质量是大势所趋,这个钱一定要花。”徐镜人知道,把药品品质放在第一位,就是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事实上,这样的投入落到了实处。先进的设备带来了药品质量的大幅提升,使“扬子江”在市场竞争中如鱼得水。迄今为止,“扬子江”有多个产品获得“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和“化学制药行业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系统类产品品牌”十强第一名,在市场招标中,“扬子江”产品连连得胜,从而牢牢占据了市场制高点,显示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关口前移供应商

  原辅料的优劣事关药品质量的好坏。有浓重家乡口音的徐镜人担心记者听不懂他的话,站起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无假”,他指着这两个字强调:“提高药品质量,首先从这里开始。”

  为了防止假冒劣质的原辅料进厂,“扬子江”将质量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前移至上游供应商。一次,采购某抗生素原料,某国内生产厂家价格低廉很有诱惑,但集团担心质量不稳定,时间长了容易出现降解、变色,后来,他们果断选择了另一家公司的原料,该公司的中间体纯进口,有副作用小、有关物质少、不易降解、质量稳定的优点,虽然价格贵,但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按照这个原则,“扬子江”狠抓原辅料关口,对供应商实行分级管理,确保辅料质量稳定可靠。

  “扬子江”还根据企业内控辅料质量标准建立了对使用过程中辅料质量的监控和处理机制,严格按工艺标准投料,对经确认有问题的辅料,绝不流入下道工序,同时在供应商档案中予以记载,并纳入供应商考评体系参与考评和淘汰。

  把“检查官”请进来

  药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GMP标准只有薄薄的几页纸,但是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尤其重要。

  药品生产需要严格按照GMP生产标准规范操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质量。为了操作规范,扬子江药业敞开大门邀请“检查官”到制药车间挑毛病,他们主动把国家药品质量检验部门——中国药品检定研究院实训基地的牌子挂到厂里。

  中检院高志峰是被邀请的“检查官”之一,他在化验室实训时,发现员工的实验操作规程都是放在抽屉里,虽然各项操作规程编写得很详细,却没有放置在仪器旁最显著的位置。这个小小的不足,经高志峰提醒立即得到了规范。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先后有8批62位“检查官”为扬子江药业解决了上百个问题,他们毫无保留地“传经布道”,还深入到车间、化验室的现场开展面对面的培训。

  在集团领导的关切下,在扬子江人的不断努力下,扬子江药业在质量方面收获了更多的成果。到目前为止,扬子江药业有22个产品达到英国或美国药典标准;固体制剂通过了欧盟GMP认证,并向德国出口了80万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评比中,连续七年获得QC小组一等奖总数冠军。在扬子江人眼中,质量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回馈社会献爱心

  扬子江药业的活力,缘于产业报国的胸怀,更缘于回报祖国和社会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扬子江药业在成长壮大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职责,那就是报效祖国,反哺社会。

  1995年,隆冬时节,董事长徐镜人亲自带队赴藏捐赠药品。进藏前,徐总患了感冒,面对患感冒不宜进藏的劝告,他义无反顾。进藏不久,强烈的高原反应,透骨的高原寒气,使得他心跳加速,彻夜难眠。但他还是坚持深入藏区、牧民家庭,慰问藏族群众、学生和孤儿,把扬子江人的一片爱心洒在了高原雪域。

  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安定和谐的局面。自1995年起,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扬子江都在全国各地开展一系列的慰问部队活动。10多年来,扬子江拥军不辍,累计向部队捐赠药品、物资价值5000余万元,被授予“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拥军楷模,医药之星”等殊荣。一块块镜匾,一面面锦旗,记载着扬子江人心系长城,拥军爱国的感人故事,成为扬子江人关心国防的最好写照。

  2001年~2003年,扬子江药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开发大西 部的号召,连续3年联合国家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妇联及国家老齢委共同举办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关爱西部健康行动。3年内,扬子江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足迹踏遍西部11个省市自治区,所到之处开展送医送药送知识及大型义诊活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政府的褒扬。

  2003年的春天,“非典”疫情暴发。扬子江药业紧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大预防非典的抗病毒药品的生产,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价值500万元的“抗非”药品连夜空运抵达广东。这些无偿捐赠的“抗非”药品不仅平息了广东药品的抢购风潮,也有效地预防了“非典”的蔓延。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情传来,扬子江药业在第一时间作出火速支援四川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定。5月13日,满载价值2000万元药品的大卡车连夜从扬子江药业总部出发,一路不顾余震连连、险情陡生,经过28小时换人不息车的长途跋涉,终于在15日清晨将药品送达都江堰重灾区。在捐助药品的同时,扬子江药业设在都江堰的子公司四川海蓉药业,不顾自身厂房断裂受损严重,迅速清空厂区,腾出厂房作为都江堰抗震救灾物资周转站。集团总部员工更是以满腔热忱,捐款献血,短短数天时间,就捐款300万元,献血50000CC,用实际行动支援四川人民的抗震救灾。2012年1月份,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自2000年开始,扬子江药业集团已经连续11年独家赞助中华医学科技奖,累计出资1亿多元。徐镜人董事长表示:“每一份有益于健康的事业,都值得扬子江人全心付出。作为民族医药企业,扬子江人有责任与广大医学工作者一起,继续为促进我国医学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3年,扬子江药业还成立了自己的慈善会,把“护佑众生”的雨露洒向家乡大地。9年来,扬子江药业慈善会直接为当地各项公益事业捐资1000多万元,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入学、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修路修桥等,推动了家乡的和谐建设,加快了家乡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当地老百姓把扬子江药业捐资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命名为“扬子路”、“爱心桥”。在每年春节前夕,集团会组织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帮助他们过一个欢乐的春节。今年2月底,全国“两会”前夕,徐镜人董事长特地走访高港区农村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基层用药情况和居民生活状况,了解扬子江慈善会资助对象和修建乡村道路的状况。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扬子江人秉承求索进取护佑终生的理念,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坚持追求高品质,努力做好每一个产品,为社会奉献更多、更好的药品和服务。

http://sz.tznews.cn/tzrb/html/2012-06/20/content_54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