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惊涛骇浪,铸就药业传奇。到2011年10月5日,扬子江药业已走过整整40个春秋。从筚路蓝缕,开荒建厂,到今天药园耸立,七星拱月,扬子江药业城如长龙般气势恢宏,扬子江人40年关山飞度,40年伟业辉煌。
近半个世纪中,扬子江药业历经坎坷曲折,奋力前行。与40年前的白手起家相比,今天的资产总额已逾当年的1000万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扬子江人坚韧不拔,求索进取的拼搏,扬子江药业已由当初的一个镇办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中国特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中国企业500强、中国纳税500强、全国创新型企业、中国十大和谐企业、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第一名,一个个荣誉见证了扬子江一路的求索,一路的收获,如今已是中国民族医药工业的一面旗帜。
金秋十月,扬子江药业城的夜空礼花绽放,如同一支支生日红烛在燃烧,照亮了扬子江畔这片热土,照亮了扬子江奔腾的浪花,也照亮了扬子江人欢笑的脸庞。
创业:扬子江的自强宣言
扬子江的活力,缘于对市场脉搏的准确切入,更缘于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
1971年的中国,红色是最流行的色调。在政治挂帅的旗帜下,在计划经济的规划下,正常的工业生产活动在艰难中踯躅。
这一年,徐镜人从部队复员回来,被分配到口岸镇仪表厂工作。同年10月,他毅然决然从仪表厂分离出来,成立一个制药车间,带上募集来的几千元钱和几名工人,走上自己的产业报国之路。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扬子江药业集团的雏形诞生了。
说是一个制药车间,其实也就是六间平房,生产条件极其简陋。
当时车间试产百尔定和百乃定两种针剂。由于厂房太小,施展不开,徐镜人就另找一块荒地,带领工人填塘、挑砖、盖房子。天道酬勤,这两种针剂试产成功,虽然销量不大,但毕竟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1973年,制药车间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牌子——口岸工农制药厂,性质是镇办企业。就在企业准备稳步发展时,一道“禁令”悄然来临。1979年,上级部门为了贯彻“严禁乡镇一级开办制药厂”的指示精神,决定对一些没有规模的企业实现关、停、并、转,并明确规定一个县只能保留一个药厂,口岸工农制药厂被划入“关停”的名单中。
这一消息,对于徐镜人和扬子江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就这样被“关掉”。于是他连夜找到县市有关负责同志,将口岸工农制药厂转并到县办,挂上“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的牌子,逃过了“一劫”。
历经市场磨砺,口岸分厂不断壮大。1985年12月,经扬州市计委批准,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改名为“扬州市扬子江制药厂”,企业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1981年至1988年,在徐镜人的带领下,扬子江产销利连续八年翻八番,并率先在江苏医药行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1993年,扬子江开始二次创业。徐镜人带领扬子江人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对企业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全厂提倡“三公三忘”,即公平、公正、公开,忘我决策、忘我管理、忘我工作,大力推行“四能机制”,机构能设能撤、工资能高能低、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这些举措打破了“大锅饭”、“铁交椅”,人浮于事的现象,精简科室人员100多人,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当初的扬子江精神又重新回到了扬子江。
到1993年年底,企业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3000多万元。199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扬州市扬子江制药厂正式更名为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扬子江开始了新一轮的腾飞。
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投资,扬子江人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自力更生,自筹资金,自找原料,自寻市场,赢得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此后,企业加大营销改革力度,将全国市场分为三大局、九大公司、40多个省公司,任务层层分解,月月考核,使得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指标,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极大地调动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自1995年起,企业销售指标以每年递增30%以上的速度攀升,创造了业界有名的“扬子江速度”和“扬子江现象”。
大集团,大思路,市场为王,科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使得扬子江的发展如虎添翼,发展势头更为强劲。自1996年起,企业连续16年综合经济效益排名江苏省医药行业第一位,1997年起,连续15年跻身全国医药企业前5强。
2005年,扬子江率先全国医药企业销售突破百亿元大关,连夺“全国医药企业综合竞争力第一”、“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等多项桂冠,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荣登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排行榜榜首,扬子江药业成为中国民族医药工业的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美丽的扬子江畔。
创新:扬子江的腾飞动力
扬子江的活力,缘于自身的科学发展,更缘于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激荡着扬子江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羽翼。在建厂40年中,扬子江总投资60多亿元,实施厂房、技术改造,加快新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引进进口先进设备,淘汰落后工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跨入全国创新型企业行列。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别的企业对GMP等待观望时,扬子江领导层果断决策,投入数十亿元用于GMP的新建和改造,以最短的时间通过认证,赢得发展机遇。1998年10月,固体制剂车间一次性通过国家GMP验收。此后,提取生产车间、液体制剂车间、口服液生产车间、冻干粉针生产车间等一大批生产车间顺利达标。2005年12月,作为江苏省沿江开发重大项目“一谷六园”,总投资6.5亿元,占地600亩的扬子江医药工业园胜利竣工,投产后生产能力达到200亿元。
2010年10月12日,扬子江人迎来激动人心的一刻,固体制剂生产车间顺利通过欧盟GMP认证。当欧美检查官结束为期三天的检查后,宣布这一结果时,泪水和喜悦洋溢在扬子江人的脸上。这一天,永远载入了扬子江迈入国际化征程的史册。
在GMP轨道上启程的同时,扬子江加大海归博士的引进力度,投入数十亿元加快自主创新平台的建设。先后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扬子江新药研究院等高位研发平台。2007年,新药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新药研究院获批建设药物制剂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扬子江还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全国著名的科研院所“联姻”,建设“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院”,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
借助于高位研发平台,扬子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993年,扬子江根据全国中医泰斗董建华教授的献方,利用现代工艺,历经六年时间,成功开发出具有划时代的胃药新星“胃苏颗粒”,这是我国自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经卫生部批准的第一个纯中药的国家级胃药,上市后,累计销售20多亿元,成为中国胃药市场的“擎天一柱”,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和认可。
胃苏颗粒的开发成功,作为现代科学与祖国传统医药宝藏嫁接的典范,给扬子江人巨大鼓舞。此后,扬子江与数十位中医界专家合作,成功开发出经前平颗粒、百乐眠胶囊、蓝芩口服液等一大批组方科学,疗效独特的中药新品。其中经前平颗粒的问世,一举填补了国际上治疗妇女经前期综合征的药品空白,成为21世纪中医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一大重要贡献,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蓝芩口服液的推出,因其抗病毒的特殊功效,成为对付手足口病的利器,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防治手足口病的首选中成药。
2011年6月,扬子江在上海国际生物技术研讨会上精彩亮相,与来自美国南加州生物协会、英国国家医学研究院的权威专家及国内生物领域的专家,共商生物制药发展趋势,并就扬子江药业涉足生物药的发展方向进行研讨。此举表明,扬子江在实施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药”并举的研发战略中,已将研发的重点和重心向生物药转移,同时面向全球揽才,寻求合作机遇,将生物药做大做强。
到“十一五”末期,扬子江药业园二期工程和“九五”研发大楼项目全面竣工,新建的生产线全部按照新版GMP的要求,得到系统优化,整体工艺装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工艺装备自动化和产品结构的重大调整,为扬子江推进国际化进程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创优:扬子江的生命承诺
扬子江的活力,缘于市场和用户的需要,更缘于对质量的精心打造和永恒追求。
成功总是眷顾勤奋和用心的人。今天,当扬子江人凭借自主创新,企业高速发展的时候,奔腾的扬子江水忠实地记录了它执着追求质量,获得永续发展所走过的风风雨雨。“创新为民,高质惠民”的发展理念,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扬子江畔。
走进生产车间,宣传栏上“质量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谁生产不合格药品,谁就是不合格员工”等标语十分显目。在扬子江人的头脑中,时刻追求的是百分之百的合格,决不允许“基本”、“大概”、“差不多”的说法存在。在他们看来,产品合格率只有100%,产品1%的不合格,就是对消费者100%的不负责。为此,他们把质量视作企业的生命,提出了“三个不变”:“质量第一,永远第一”的方针不变,质量无处不在的认识不变,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原则不变。
在质量管理方面,扬子江建立健全了从研发、供应、生产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好研发、采购、生产、放行、储存、售后六道“质量关”。
在执行国家法定标准的基础上,扬子江建立了一套高于法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从上世纪90年代起,企业强化质量标准的研究,努力使药品质量达到或超越国际先进标准。目前扬子江已有21个品种达到美国、英国、日本、欧盟四部药典标准。
扬子江人对质量无止境的追求,不仅表现在过程控制、检测上,更表现在质量月活动上。每年的3月和9月,扬子江都定期召开两次全厂质量月活动,每次活动都选好主题,召开全厂质量月动员大会,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如今已连续举办了25届。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质量月活动,牢牢绷紧了职工的质量弦,提高了全员质量意识,通过职工的自检、自查、自纠、互检、互查、整改,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是扬子江提高产品质量的又一抓手。在生产过程中,扬子江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活跃在生产、科研、质量第一线的广大员工常年开展QC攻关活动,解决生产、质量上遇到的技术瓶颈和质量难题,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010年夏天,窗外的知了扯着嗓子叫“热”,头孢粉针二号车间办公室里的气氛却“冷”到了极点。他们筹备的《研究清除瓶外药粉的新方法》课题遇到了技术瓶颈,面对重重困难,大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一头扎进课题里。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啃口方便面,困了,趴在桌子上打个盹,接着干。20天,整整20个白天黑夜!图纸设计了一张又一张,方案拿出了一个又一个,终于自行设计出淋瓶干燥装置,一举解决了瓶外挂粉现象,提高了灯检速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在2010年全国医药行业QC成果发布会上,该成果在200多项参评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